第一次見到Stanley,是在墨爾本台灣商會的一次座談會上。那場座談會上Stanley從布里斯本特地前來墨爾本分享他的故事與經歷,當時我坐在台下,聽著彷彿一場場冒險的經歷,就決定要找時間跟他好好做一次專訪。
很快的時間過去一個月,Stanley通知我會來墨爾本出差兩天的時間。短暫,但也足夠。
Stanley在1990年時,跟著父母還有妹妹一起第一次踏上澳洲布里斯本,當時一家都過來玩,明媚的陽光與新鮮的空氣,加上悠閒的生活步調,都讓他父母愛上澳洲。
當時的Stanley才10歲,在台灣上學時,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他不愛呆版的教育制度,他喜歡看書,好動且活潑。他的母親也察覺到台灣的教育環境不適合他,毅然決然的帶著四個皮箱,一家四口就移民澳洲布里斯本,開始他的澳洲生活。
“那時候布里斯本沒什麼華人,更別說台灣人了,過節要吃粽子還只能吃越南的甜粽子,更別說第一次在超商看到台灣的維力炸醬麵,那是有多感動啊….”
Stanley跟我講著當時他眼中的澳洲,那是跟現在多麼不一樣的風景。
時間飛快,他從雪梨大學順利畢業,原本想當牙醫的他,在一個郊區的小醫院服務,只花了兩年的時間,順利爬上主任的位置。
“通常要爬到主任級的位置需要五年的時間,但我只花了兩年。我覺得很大的原因就在於,我可以一週工作七天,澳洲人通常無法忍受這樣工作….”有一天,Stanley的一位朋友找上門,提供一個難得的產品獨家代理權。
Source: Supplied
“震動保險套。”
是的,一個震動保險套,當時23歲的Stanley為了這個獨特的”衛生用品”,帶著小提箱在澳洲各城市奔波,洽談生意,努力了九個月,終於讓他跟大公司接洽到。
“那家大公司有多厲害呢? 就很像電影裡會看到的場景,西裝筆挺的老闆就坐在那邊,冷冷的一句我給你十分鐘,一談完就走上屋頂搭直升機走了…”
在這之後,Stanley走回醫生的路,開了一間小診所,一開始業績不是很好,甚至還要到醫院去做Part time來維持開銷。後來診所上了軌道後,Stanley懷念起以前提著皮箱東奔西跑的日子。
“那時候我心裡想著找生意來投資,還因為這樣跑去很多地方學習,在那當中,我看到澳洲的一個產業問題,那就是零售業。”
在Stanley看來,澳洲零售業的問題在於經營者要冒的風險太多,成本業太昂貴,不僅門檻高讓想做小生意的人無法做起,也讓大賣場被少數品牌佔據。
“其實這也跟西方政府的成熟度有關,澳洲的法治至上觀念,一切都有法律依據,但規範那麼多,反而會限制小生意發展。”
澳洲在店面店鋪的使用規定太嚴格,很容易就將小生意從場地上就先趕盡殺絕,零售業的多樣性就這樣被大商場關在門外,沒有任何機會。
“也因為這樣,大公司在帶進新商品時,這個過程非常慢,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上架,到那個時候,商品已經失去他的銷售時機。”在Stanley看來,澳洲零售業面臨沒落,也是因為大家發現”逛街”不再那麼有趣。那如果每個人能簡單上架自己想賣的商品呢?澳洲的”逛街”會不會變得更有趣呢?
Source: Supplied
這樣的想法讓Stanley催生出My Cube Shop的理念,將澳洲零售的產業生態,直接縮小到一個小小的格子。
“當時我很好奇,這樣會不會更有效率以及發揮功能呢?”
抱著實驗的心情,Stanley在2010年於布里斯本開了第一家店,立刻贏到澳洲最佳創業獎以及澳洲小生意的冠軍。甚至連當時的澳洲總理都有來店裡看看,跟Stanley聊聊關於線上市場的事情。
後來My Cube Shop慢慢擴展市場,甚至進駐大商場裡頭,大商場裡頭開小商場的感覺,本來大商場是不允許的,但在Stanley長久的商談下,它們最終還是答應了。
今年2018年,Stanley也帶著他My Cube Shop參加澳洲的真人實境秀”Shark Tank”,也成功一路過五關,現在他在布里斯本、雪梨都有分店,這次來墨爾本的目的,就是尋找夥伴一起加入。
現在如果走回這些可愛的My Cube Shop,你可以看見五花八樣的商品,放這些產品的人,他可能是一個上班族,可能是一個學生,也可能只是個小女孩,但在這裡,大家可以滿足自己的一個小夢。Stanley在布里斯本那麼多年,他的心態還是保持著一個初衷,其實也是他身為醫師的天性,一個樂於幫助人的心態以及理念。
Source: Supplied
“我做過布里斯本台商會會長、青商會會長。但抱持的想法都是一種自我鼓勵,去做自己能做到的,去幫助到能幫助的人。”
對Stanley而言,創業是一門要看時間、看年紀的學問,年輕人可以有本錢去犯錯,去擁有不一樣的世界觀,但不可以忘記的是偶爾以幫助人為主要目的去做,你會更開心。
畢竟,做生意的本質就是去幫助到人,沒有幫助到人,別人又為何要掏錢呢?
作者:陈业鹏,SBS通讯员,曾在台湾从事新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