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名男孩在放學後喜歡學習程式編碼,他靠銷售NFT而賺了至少55萬澳元。他靠的是甚麼呢?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分享這位年輕人靠科技至富的方程式。
READ MORE

【天價成交】區塊鏈開創數碼藝術市場
英國倫敦一名年僅12歲的男童艾哈邁德(Benyamin Ahmed)趁著學校暑假,通過NFT(非同質化代幣)區塊鏈技術,製作了一系列NFT的產品,包括3350個「怪異鯨魚」(Weird Whales) ,並在短短數小時內全數售罄,賺得價值約55萬澳元的虛擬貨幣,成為一名「幣圈新貴」。
NFT是Non-fungible Token (非同質化代幣),與Fungible Token (同質化代幣)是相對的概念。如果以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比喻,同質化代幣就像是貨幣,你身上如果有五百元,你可以拿部分的花費,找回零錢後繼續花費。而非同值化代幣是獨一無二,不可分割的,比如藝術品、遊戲裡的虛寶甚至是房產證明或紅酒的履歷證明,當你交易出去這個非同質化代幣時,你就不再擁有它,沒有找零的概念。
在虛擬貨幣、NFT熱潮延燒之下,12歲的艾哈邁德在NFT交易平台上開創了一個自己的收藏庫,且對NFT作品產生興趣。今年暑假,艾哈邁德嘗試動手製作了其首個作品「Minecraft Yee Haa」,當中包括了40個像素化人物造型。有了第一次的嘗試後,艾哈邁德又製作了第二個系列NFT「怪異鯨魚」,利用自己撰寫的程式生成了3350隻像素風格的鯨魚圖案,每隻鯨魚有著不同的造型與顏色,越稀有的造型則越貴。
艾哈邁德解釋,雖然他沒有藝術家的天份,但觀看一些YouTube影片教學後,他很快就學會繪製像素風格的鯨魚。「怪異鯨魚」的製作成本約為300美元,主要是製作成NFT登錄區塊鏈的手續費。作品在開售後的9小時就全數售完,艾哈邁德賺了80枚以太幣。但這還不是全數收入,艾哈邁德還會從2.5%的轉交易授權抽成賺取額外收入。預計8月底,艾哈邁德該系列作品的總收入有望超過29萬英鎊。
艾哈邁德小小年紀就能接觸到編碼和NFT,主要是受其軟件工程師爸爸的影響。艾哈邁德和其兄弟自小就在爸爸的教導下,接觸編寫程式,學習HTML、CSS、JavaScript等程式語言。艾哈邁德每日都會用半個小時的時間練習編碼,並在程式練習網站Codewars上學習,長期下來,練就了出色的程式編寫能力。
目前艾哈邁德也開始著手製作他的第三個系列NFT。有遠大抱負的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跟上爸爸的腳步,可能有一天會成為一位科技企業家,就像馬斯克和貝佐斯一樣。目前他也會Twitter等社群平台上,分享自己從程式或區塊鏈領域學習到的新知識。
NFT為一種加密資產,但每枚NFT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存在,且無法被拆分,可以讓數碼藝術或者迷因等虛擬作品可以像實體商品一樣進行交易,並能夠在區塊鏈上記錄數碼資產的所有權和有效性。目前不僅是數碼藝術,稀有球鞋、棒球卡等具有收集價值的物品都可以通過NFT交易。今年上半年全球NFT的銷售額就高達25億美元。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