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大趨勢】澳洲可能會墮後

Australia

Australia in 2025 Credit: FotografiaBasica/Getty Images

剛進入新千禧年25年之後,來到2025年,人口學家利用「大趨勢」(mega trends)來試圖確定可能影響人類未來生活的變革的幾種驅動力量。


根據未來學家(Futurist)尼爾森(Anders Sorman-Nilsson)接受澳洲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三大主要受關注的方面包括:人口變化、科技發展、以及全球地緣政治的變化,這些都屬於「STEEP框架」的一部分,該框架還監測經濟與環境因素。

而他所指的「STEEP框架」,即是Social(社會), Technological(科技), Economic(經濟), Environmental(環境), and Political(政治) 的因素。

人口方面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1900年),世界擴展的規模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快。當時全球人口約為16.7億人,而澳洲的人口為380萬。

到了2025年,全球人口已接近82億,而澳洲的人口巳增長超過2680萬人。

人口學家麥克林德(Mark McCrindle)解釋,雖然大多數發達國家正因出生率下降,面臨人口縮減的問題,但澳洲在過去兩年,人口的增速則是非常之快。

澳洲人口增長的速度主要是來自移民,佔每年平均增長約60%,自然增長則佔剩下的約40%。總體計算人口增長有83%,創下澳洲人口增長的記錄。

麥克林德稱,與上個世紀初相比,2025年最大的變化是,許多亞洲地區將澳洲視為理想的居住和旅遊地點,而澳洲的人口增長主要來自技術移民和國際留學生。

他相信這一趨勢可能會導致到2050年代,澳洲的人口再增長至5000萬人。

出現了人口激增的情況,但麥克林德認為在配套方面,澳洲並未能跟上對關鍵基礎設施(如住房)的應對,當人口增長大於建設環境的增長,便成為住房可負擔性的挑戰,因為需求超過了供應。

麥克林德相信這一失衡的情況,將導致未來一個世紀內,四分之三的澳洲人將不再在主要城市生活,更多人將選擇在具有靈活工作條件的地區尋求負擔得起的生活。

科技及和創新的能力

從1900年起,世界隨著一些重大發明而發生變革,如第一架飛機、第一輛拖拉機、第一部有聲電影、胰島素的發明,以及由流水作業式的生產線製造出T型福特車。

尼爾森表示,進入2025年,最具革命性的發明是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整個世界。

澳洲在研發項目上的投資(如人工智慧)在2022年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8%,這遠遠落後於美國、德國、日本和南韓的支出。

聯邦政府2024-25年5月的預算案中,將承諾在五年內投入2160萬澳元,用於澳洲的人工智能(AI)專業技術。

不過,他說50%的澳洲人認為AI技術並不是那麼有用,又或者只是工作場所中的偶然會使用的工具。又指澳洲人確實有一種『沒問題』的心態。

艾巴尼斯政府預測,AI每年能為澳洲經濟帶來6000億澳元,這是未來十年內的預算,但大前提是澳洲會選擇採用人工智能技術。

尼爾森擔心到了2025年,澳洲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洪流之下,與世界其他國家比較落後。

地緣政治的力量

隨著世界應對科技進步,烏克蘭和中東正處於戰爭狀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政治緊張局勢亦在升級。

提供有關國家安全、防衛及國際關係的智庫組織《政策見解策略分析澳洲》(Strategic Analysis Australia)創辦人舒布里奇(Michael Shoebridge)表示,2025年的世界形勢,似乎正在重演歷史。

在1900年代初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幾個歐洲大國中有一種想法,認為戰爭可能是解決他們問題的辦法。不過所取的教訓是,戰爭通常不會像開戰者預期的那樣發展或結束。 

舒布里奇認為俄羅斯的普京正在繼續犯這個錯誤,他在烏克蘭發動的這場災難性錯誤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強大的全球大國包括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意大利、日本和德國。

舒布里奇表示,一個世紀後,這些大國的格局發生了變化,如今美國、歐盟、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成為了世界的主導力量。

隨著戰爭和全球權力結構的變化,舒布里奇表示,與上世紀相比,涉及澳洲的情況有了顯著的不同。澳洲地域的距離不能夠再成為保護。

他又認為,澳洲現在的實力略低於當時。因為那個年代,澳洲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富裕的人口;雖然現在仍然算是富有,不過巳經大不如前。

舒布里奇的看法是,澳洲的夥伴和盟友曾是技術優勢來源,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可惜現在已非如此。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