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 收听播客。
LISTEN TO
![Mandarin_13022025_2025 longevity-luncheon.mp3 image](https://images.sbs.com.au/dims4/default/0756908/2147483647/strip/true/crop/1548x871+35+0/resize/1280x720!/quality/90/?url=http%3A%2F%2Fsbs-au-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05%2Fc0%2F29da83dc4d06ae34ed50d5a6d311%2F%E9%95%BF%E5%AF%BF%E5%AE%B4%E9%A6%96%E5%9B%BE2.png&imwidth=600)
老友记:西澳长寿宴百味人生 移民后的落差和精彩
SBS Chinese
13/02/202515:56
从环保时装走秀,到乐器演奏、歌舞表演和书画创作,为社会公益尽一份力……过去13年,许多移民长者在西澳的中华社区服务(Chung Wah Community Care)春节齐欢长寿宴中找到了自己的一方舞台。
这一长寿宴从最初一个小规模聚会开始,如今已成为许多移民长者的年度重要聚会。
“那些气氛是特别不同的”
中华社区服务机构介绍,长寿宴的核心不仅是庆祝高龄长者的智慧和贡献、提供分享长寿秘诀的平台,更是鼓励他们保持健康和独立、建立自信、扩大交际,并且力所能及为社区做出贡献。该机构是已有逾百年历史的中华会馆属下的非牟利机构。
2025年2月4日周二,第13届春节齐欢长寿宴在珀斯举办,300多位长者参与,包括55位90岁以上和一位101岁的高寿长者。
![20250204.png](https://images.sbs.com.au/89/8a/0a70978e46a4a7bf950a65de59b7/20250204.png?imwidth=1280)
詹尊祥在珀斯接受SBS普通话节目的采访。 Source: SBS
“我觉得很好,因为长寿宴是大家聚在一起,那些气氛是特别不同的。”
他也非常喜欢参加社区服务中心的一些活动。
很喜欢和这些老人家在一起,聊天,过得很好,大家嘻嘻哈哈,下下棋,看看他们打麻将,写写毛笔字,唱唱歌,多么开心。珀斯居民詹尊祥
春节齐欢长寿宴从2012开始举办。中华社区服务机构总干事郭郑素雯(Theresa Kwok)向SBS普通话介绍举办的缘由和初衷。她拥有社工背景,30多年前来澳之后一直致力帮助新移民适应当地生活。
她说,最初是因为看到许多华人长者移民来澳后,面临困境和文化壁垒、感到孤独和失去自信,希望能够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参与社交,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融入社区。
“我们接触到的老人家,以及我们(机构)照顾的老人家——已经超过1000人,” 郭郑素雯说,所看到的情况是有98%的人不会讲英语,这些长者不像从其他欧洲国家从小就来的移民,会随着年纪增长慢慢适应。
![0212.png](https://images.sbs.com.au/55/c1/b0b179504955ae0ad22b83e1e082/0212.png?imwidth=1280)
(从左至右)中华社区服务机构的总干事郭郑素雯、运营主管容敏慧和负责媒体和市场支持的马祎璠接受SBS普通话节目采访。 Source: SBS
语言和文化的隔膜,令到他们失去了自信,我们觉得不应该这样,因为他们也是澳洲社会的一份子。中华社区服务机构总干事郭郑素雯
她提到,该机构希望能够向移民长者传达信息——可以重新学习很多新事物。年纪大了并不意味着不能学习,也不意味着不需要学习。长寿宴的核心不仅仅是庆祝高龄长者的健康与长寿,推广健康理念,更是鼓励他们保持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
“我们非常强调一点:要有强健的身体,才能独立生活;有独立的能力,才能学习新事物。”
“当你问90多岁的长者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一定会回答:‘我一定要运动!’”她说。
去年11月,新州多元文化社区委员会向新州议会提交的一份关于新州孤独现象的普遍性、原因和影响的调查文件。
根据澳大利亚卫生与福利研究所2024年的数据,在澳大利亚,五分之一的65岁以上人士出生在非英语国家。
该文件指出:“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环境中,来自多元语言文化背景的65岁及以上人士,被确定为孤独和社交孤立风险最高的群体之一,他们往往面临严重的孤独感,尤其是当他们的英语水平有限且与大家庭分离时。”
澳大利亚全国老年人协会在其官网指出社会联系对老年人的重要性,“三分之一以上的澳大利亚老年人独居,许多人面临孤独和社交孤立的挑战。 有些人可能要面对健康和经济问题,以及与退休和老龄化相关的压力。与朋友、家人和普通社区的关系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安全感,还有助于远离孤独和寂寞。这对于保持与社会联系所带来的归属感非常重要”。
去年3月,蒙纳士大学社会系讲师柯佩均(Pei-Chun Ko)博士接受SBS中文采访时就提到,对于老年华人移民群体而言,找到社群归属感至关重要。
![0202(2).png](https://images.sbs.com.au/e0/2c/a1705a584fdaae81febcac8a8f49/02022.png?imwidth=1280)
2025年春节齐欢长寿宴中的长者,左图为101岁的长者。 Source: Supplied
“他们很开心”:多元文化社区长者共庆
郭郑素雯提到长寿宴的规模不断发展。这也体现不少移民老人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以及文化适当的移民和老年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社区欢迎。
13年前刚开始时,参加的人不到30人,因为我们规定9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参加,并分享他们的长寿秘诀。如今,13年过去,就只是我们自己的记录,现在已有超过110位90岁以上的老人……幸运的是,社区里很多热心人士和商家都乐意支持我们,让这些长者仍然可以济济一堂。郭郑素雯
她也特别感谢员工和义工的付出,每次举办长寿宴,300多位长者的出行都需要付出许多心力,“很多老人家行动不便,我们必须派人到他们家里接送他们”。
中华社区服务机构运营主管容敏慧(Eileen Yong)介绍了今年长寿宴的具体情况。 如今有越来越多本地和多元文化社区的长者参加中心各式活动和长寿宴,包括来自澳洲本地、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和西班牙等。
除了品尝佳肴,多元文化社区长者会表演各种节目,还有赞助机构“捐一些红包、礼品给我们90岁以上的老人家”。
“因为是一个平台,让他们大家一起来庆祝新年,他们很开心,”她提到,许多长者都会穿上各自传统服饰参加。
詹先生说,今年长寿宴他穿的衣服是女儿从中国给他买的,深蓝色,上面有龙的图案。
![0202(6).png](https://images.sbs.com.au/18/70/44d935724787be09432a168d03ee/02026.png?imwidth=1280)
长寿宴中的表演。 Source: Supplied
长寿宴的特别安排:老友相聚
去年10月,中华社区服务启动40周年庆, “这一次长寿宴是我们正式结束(40周年庆),然后展望未来,”郭郑素雯说,今年长寿宴设有特别安排。
端着碗,用筷子吃饭,老友相聚,欢笑如旧,这对一些老人家来说,意义不同。
她说,一些长者曾参加该机构服务多年,后来住进养老院,此前长寿宴也曾邀请这些长者,但由于人数众多,安排困难,后来暂停邀请;如今适逢40周年庆,所以再次邀请一些长者回来参加长寿宴。
对于一些刚搬进养老院不久的长者来说,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场合与老朋友相聚,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住进去他们一开始会有孤独感,感觉没有熟悉朋友,尤其是语言不通时。我们希望透过这个平台,让这些长者感受到自己仍然是我们社区的一份子。郭郑素雯
她说:“这也是为何这个活动的意义如此之大。”
从“接受”转向“贡献”
如今,长寿宴也成为长者彼此分享人生经验、展现才艺的舞台,并且共襄善举。
“每次长寿宴,老人家们都会有很多表演,也会分享他们的才艺和能力,”郭表示,这一两年,不少长者创作许多书画,还拿出来义卖。
![0202(7).png](https://images.sbs.com.au/9f/28/ccc481a84de39f67b52d0e132d8c/02027.png?imwidth=1280)
在中华社区服务的组织下,长者们外出游玩。 Source: Supplied
“我们每年都希望让他们看得到,我们在这里,澳洲是我们的家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大家团结在一起,不要因为自己不会说话(英语)、什么都不懂,就觉得自己只是接受者。其实我们不需要那样,我们同样可以去做出贡献。”
中华社区服务机构负责媒体和市场支持的马祎璠则提到一些“感人”的细节,“有很多长者把参加中华(服务机构)的活动当做自己日常生活里最重要的内容。比如说之前有一位长者过生日,我问他,‘您的生日愿望是什么?’他说,‘我的生日愿望是我想再多参加几次中华(社区服务)的长寿宴。’”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