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病了,醫生就會開處方,下一步就是去當地藥房以配藥。藥房有大量不同藥物和醫療保健產品。社區藥房為當地的病人提供服務,而醫院藥房為醫院的患者提供藥物。
在澳洲,許多常見的藥物,無論突發性生病,還是長期服藥,都會需要醫生處方,然後在藥房配藥。
墨爾本藥劑師曼蘇爾(Lena Mansour),曾經在埃及執業。她表示很多病人都會以為,可以直接購買海外醫生處方的藥物。
曼蘇爾說:「有人會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來到藥房,例如是購買血壓藥,而血壓藥是海外醫生處方。在這種情況下,要跟他們解釋,藥劑師是不可以提供並非由澳洲註冊醫生處方的藥物。」
在珀斯郊區營運藥房的安德魯(Tom Andrew)表示,病人配藥時必須向藥房提供處方。有些處方是醫生手寫,有些是電腦編製再打印出來,有些是由醫生發送到手機或電子郵件的「電子處方」(E-Script)
澳洲的所有處方藥物,都會顯示當中的重要成分,病人都可以識別得到,而不單止是品牌名稱。
通常藥房會提供不同品牌的同一種藥物,包括較平價的通用版本,雖然品牌不同但重要成分完全一樣,亦由政府監管機構進行過測試和核准。
在藥房入面,藥劑師通常會在藥房分配藥物。藥劑師或藥房工作人員配藥前可能會跟患者核對一些簡單資料,例如地址、出生日期或醫療保險等。
然後,藥劑師會準備藥物,並確保無錯漏。大多數配藥都可以在五到三十分鐘內完成。但首次來到配藥的病人或者新處方,就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澳洲的所有藥物都被歸類為毒藥。然後根據安全性將每種藥物分類,而藥物的等級可能會因所處的州或領地而有所不同。
珀斯的藥劑師吳永輝(Yong Hwee Goh)就解釋怎樣分類。
「非計劃藥物」可以在超市、便利店及油站等地方購買,藥房藥物又稱為「第二級分類藥物」,就可以在藥房購買但不需要處方。 除西澳之外,公眾可以在藥劑師的建議下自行選擇。
第三類藥物係不需要處方,但必須在藥劑師的建議和監督下服用,因為這類藥物可能會帶來不良風險和濫用的機會。而第四類是處方藥,一定要先得到醫生處方再到藥房配藥。
另外,澳洲有一項「藥物補貼計劃」,即PBS(Pharmaceutical Benefit Scheme),目的是向病人提供負擔到各種藥物的機會。但要取得補貼,必須是澳洲居民,並持有Medicare卡。
安德魯說:「PBS 為病人每次配藥的費用設上限。費用會根據病人的優惠狀態而有所不同。如果病人持有優惠卡,每次配一種 PBS 藥物的費用是 7.70元,大約有一至兩個月的劑量;而對於一般病人來說,藥物大約需要31.60 元。即是,無論係身處城市還是鄉郊地區,同一藥物在不同藥房的價格,都可能會一樣。」
澳洲跟其他幾個國家達成了「互惠醫療協議」,即是就算沒澳洲的Medicare卡,仍然可以以PBS補貼的價格,購買相關藥物。
但並不是澳洲所有藥物都係PBS補貼範圍內。
有些藥物將被視為私人處方,這類藥物不受Medicare覆蓋,但如果擁有私人醫療保險計劃,保險公司通常都會承擔相關藥費。
藥劑師通常是第一個接觸到社區病人,他們可以幫助診斷和治療不少疾病,例如感冒、過敏、頭痛、濕疹、皮膚炎,真菌感染等。如果藥劑師對全科醫生的處方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向相關醫生提出更適合病人的建議。
藥劑師更可以提供健康檢查,包括血糖和血壓監測,貧血和糖尿病測試等。在部分州和領地,藥劑師亦可以進行疫苗接種,例如新冠及流感等。
另外,如果患有慢性或終身疾病,例如高血壓,醫生有機會提供「允許重複配藥」的處方。
藥劑師吳永輝表示:「處方可能會寫明容許重覆配藥,而無需每次開新處方。在這種情況下,藥劑師會將可重複處方附加到原始處方上,兩個副本必須放在一起,才形成有效的處方。」
對於作為社區藥劑師的「曼蘇爾」來說,這是充實的職業,並可以針對患者提出的健康問題,提出相關治療方案,並鼓勵他們實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令人非常滿足。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