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夢.人

職.夢.人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沙場,追逐夢想還是追求穩定收入,往往是個人的艱難決定,而過程亦會有得有失。
今集【職.夢.人】嘉賓趙祟華(Jenny Chiu)向SBS廣東話環節分享了她決定由兼職婚禮主持轉為全職婚禮策劃師的經過,也曾經歷一段長間的心理爭扎。
足本錄音:
LISTEN TO

【會計師棄穩定收入進軍婚禮策劃】Jenny Chiu成功變身「網紅大妗姐」
SBS Chinese
23:16
「我本身是讀會計及財務出身、畢業後亦從事會計及金融銀行等工作、之後也有做過營銷和市場推廣的工作,到後來才決定全職做MC和婚禮策劃。」
「在不同階段我也有遇到不同的鼓勵、我也會自己去想是否該轉為全職呢? 還是維持為興趣來做,(以致收入)比較穩定一點呢? 」
「即至2023年時,在很多行內朋及行家的支持下,我就決定了不如試一試變成全職,如果是失敗的話,就再走回頭吧。」
對於Jenny而言,進入婚禮策劃的行業看似一個全新的工作,但她卻認為其以往包括會計及市場推廣等工作經驗,亦一直為她這份工打下根基。
「很慶幸以往我在其他機構的工作經驗在多方面都有涉獵呢,以致到我覺得現在幫新人去做婚禮策劃及主持時,也給我很大的幫助。」
「例如自己曾是執業會計師,在計算方面—例如在計劃婚禮、收入支出等各方面,我都可以多角度去平衡,以幫助新人去思考、或給他們這方面的意見。」

「例如在銷售市場的工作, 因應策劃婚禮很多時亦是要從零開始,其實當中需要在策劃製節方面,甚至有時候是有關公司的要求會更加高。」
「甚至可能是我以前兼職的工作都和飲食業有關,我也在廚房做過,這些經驗令我在做婚禮的時候,可以知道不同的崗位在意甚麼? 如何可以令他們的工作更容易執行 、讓整件事更完美。」
但為了做好這份工,Jenny亦一直把握機會去涉獵所有與婚禮有關的技巧。
「一開始就是邊做學...我從香港進修婚禮統籌及主持的課程、或者在大妗姐方面、自己也很想再做得好一點、學傳統的東西,就開始上網看其他大妗姐怎麼做,之後再去想,如果我把這一套帶來到澳洲、又應該怎麼做呢? 」
Jenny亦為此不斷進修:「第一就是Civil Celebrant—即婚禮人或主禮人,在澳洲不一定是一位律師,但是必須是一位合資格的主婚人,因此我也讀了這個課程。」
「 第二就是自己亦有在香港讀婚禮主持以及籌劃婚禮的課程,我也有讀過。」
「我也有去讀個人顏色分析並考到牌照,這是最近這一兩年比較流行,就是顏色怎樣可以影響到個人形象。」
「而一對新人—甚至家人、伴娘及伴郎選哪一種顏色做主題,或者是那個人應該穿甚麼裙,(也在這範疇。)」
要在澳洲的婚禮市場上爭一位置,除了這些基本功與兩文三語的優勢外,Jenny近年亦積極用社交媒體作宣傳,亦因此而獲得了不少的關注及新機會。

Credit: Instagram/Jenny Chiu
「首先我只是用Facebook及Instagram來經營,直到我有機會有自己的網站,大家對我的印象又不一樣。」
「到我後來真的轉做全職了,就覺得現在應該要套用我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去重新再思考我自己的品牌以及營運模式。」
「當我將之黨為生意般營運時,看到自己也有很多缺乏,還有很多事情還沒做;而這段時間見到這個市場上的趨勢,發覺我真的要再做得多一點。」
「特別是當我做了一些基本的研究、看到原來在澳洲的新人通常做決定時—尤其在我目標市場的範圍內,新人大部分做決定時都是透過網站去研究,亦在Instagram比較多、甚至有時候直接DM留言或發訊息。」
「我就知道原來真的要把Instagram做好,我就開始投資時間經營尤其是Instagram上,去建立一些帖文、或所謂的創作內容來跟目標客戶羣有更多互動的機會。」
「現在約一年的時間,我開始觸及到一些以前一直以來都很希望有的機會、例如說開始有一些YouTuber找我做訪談, 也有機會 SBS找到我訪問,這些都非常開心。」
「也都很榮幸 、開始有學校及機構找我分享...我自己親身經驗到一年之內可以有這些機會,甚至也有一些海外的新人請我去主持他們(海外)的婚禮。」

Credit: Facebook/Jenny Chiu
不過,回望過去,Jenny轉為全職的決定也有艱難的爭扎期,事緣她在求學時間於快餐店打散工面對無情減工時的安排,而她此後一直對於收入不穩定的狀況有揮之不去的恐懼。
「在我剛來澳時,作為學生我是需要做兼職以支持自己的生活費和學費。」
「學生亦只能夠做散工(Causal),只有假期時,可以做超過法定限制的工時,所以我放假的時候,會爭取儲多一點錢及儲蓄學費的機會。」
「通常放假時,可以起碼有六至七更, 甚至期望可以做到全職的時數。」
「(但)我記得當日我就快要放(學校假期),有一天經理叫我入房,說...由下個星期開始,你的工作只會剩下兩更。」
「那一次真對我是情天霹靂,我還以為可以靠這個假期,儲到數周租金,(但現在)所有的計劃完全泡湯。」
「我記得那時候我還問經理:『我可以怎樣?還有什麼辦法?』,因為當時我好害怕,亦真的要靠這份工作來交租。那時候經理只說:『我建議你再去找工作。』」
「那時候,我年紀小、人生經驗又不足,當刻的感受其實很複雜;首先感受到好像是我做錯了什麼?或是否做得不夠好?另外一個感受就是覺得(自己)好像被出賣。」
雖然經理當時沒有明言,但Jenny之後從其他同事的口中得知,老闆剛請到新來的雙胞胎、兩人亦只為15歲,可以只給予法定最低薪金。
「很多的同事都(因此)減了工時,亦因為我是散工,所以削減的時數最多。」
「經過這次經歷,就知道原來公司是不用跟你說感情...以及在收入方面、要靠自己去做保障及打算...如果我只是有一份收入來源的話,是說停就停、隨時不是因為你付出努力就可成正比。」

Credit: Facebook/Jenny Chiu
「我之後一直跟自己說,一定不可以只是有一份經濟收入,就算我自己有正職也好,都一定要保持有額外的兼職或散工,令我可以隨時找到方法賺錢。
「即使是去咖啡店沖咖啡或做清潔工,我都手上一定要有這些工作機會,因此一直以來,我週末都會有一些兼職收入,或者有時候晚上下班亦會再打散工。」
Jenny的其中一個主要的額外收入來源,就是她一直亦有兼職婚禮主持的工作,不過,上述經歷亦令她在轉做全職婚禮策劃前,比其他人有更多不安,直至她發現自己身體亦出了問題。
她亦坦言:「尤其是在辭職那一刻很害怕,(很難衝破)心理關口...最難的那一關就是不能再有穩定收入或每兩個星期都有錢匯入銀行(賬戶),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
「所以當時我大概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去考慮,到哪一個關口才能真的決定呢?是因為我身體健康亦開始出現狀況。」

Credit: Facebook/Jenny Chiu
「在全職的會計師工作以外,我下班後會繼續做婚禮的工作。每一日基本上都是做16小時, 包括可能星期六、日會是全日都要出婚禮。」
「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問醫生意見的時候,醫生說:『你知不知道自己身體已經面對很多壓力,你還是否能承受得住?』,但我當時還說自己不覺得,亦已習慣了工作六七天。」
「但原來有時面對壓力、自己並不自知道,要去到身體出現狀況或警號、或醫生的提醒,我就知道不能夠再單憑自己的感受去做決定,原來身體已經有了反應。」
作為會計師,Jenny亦同時在經過理性計算後,認為收入可以至少維持六個月,於是就決定辭工 ,全職搞婚禮的生意。
而作為一個在澳洲多年經驗的婚禮主持,Jenny又是否見證過不同的跨文化衝擊?她又認為哪個民族在婚禮上有最多禮儀?更多詳情請收聽足本訪問:
LISTEN TO

【會計師棄穩定收入進軍婚禮策劃】Jenny Chiu成功變身「網紅大妗姐」
SBS Chinese
23:16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