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大選首場領袖辯論 生活開支與能源政策成焦點

ELECTION25 LEADERS DEBATE

2025年聯邦大選競選首場領袖辯論於雪梨舉行,聯邦總理艾巴尼斯發言期間,反對黨領袖達頓在旁觀看。 Credit: Jason Edwards/AAPIMAGE

聯邦大選首場領袖辯論在雪梨西區舉行,由總理艾巴尼斯對壘反對黨領袖達頓,雙方就稅務、能源價格、醫療、住屋等問題進行激烈交鋒。


艾巴尼斯獲現場選民評表現較佳

聯邦大選首場領袖辯論昨晚(4月8日)在雪梨西區舉行,由總理艾巴尼斯對壘反對黨領袖達頓。今次辯論焦點圍繞生活開支壓力、加沙衝突、移民政策等核心議題,雙方就稅務、能源價格、醫療、住屋等問題進行激烈交鋒。

這場由天空新聞和《每日電訊報》主辦的辯論,有100位立場未定的選民出席。他們投票選出認為表現較好的一方。結果有44人認為艾巴尼斯表現較佳,35人認為達頓表現較佳,21人則未能決定。

生活開支與能源政策成為關鍵焦點

雙方在多項政策上分歧明顯,辯論亦頗具火藥味。在備受公眾關注的生活開支議題上,主持人請現場觀眾以舉手方式表示自己是否正面臨生活壓力,結果超過一半觀眾即場舉手回應,現場氣氛一度變得沉重。

達頓形容該情景為「極具衝擊性」,並表示:「這一幕真實反映出澳洲民眾當前面對的經濟困境。即使努力節省開支,亦未必能應付日常開銷。這正是我在全國走訪期間最常聽到的心聲。」
艾巴尼斯指出,工黨政府已推行多項紓緩生活壓力的政策措施,包括每戶150元電費補貼、永久減稅、能源回扣、託兒津貼,以及「加強國民保健計劃」補貼。他批評自由黨所提出的「減壓政策」只是短期應急,未能有效回應澳洲長遠發展所需。

艾巴尼斯同時指出,反對黨過去多次於國會否決工黨提出的紓困政策,形容其行為「口說關懷民眾,實則事事反對」。

至於能源價格與供應方面,達頓在辯論開場即表示,在工黨政府執政下,澳洲經濟已出現「倒退」現象,並承諾要「讓澳洲重回正軌」。他批評工黨曾承諾電費每戶將減少275元,但至今未能兌現。

隨後他公開自由黨「全國天然氣計劃」的詳細經濟模型,表示該計劃有助減低能源開支,預計家庭層面可獲得7%燃氣費減幅及3%電費減幅;而工業用戶則可望燃氣費減少15%、批發電價下降8%。

他形容該能源政策為自由黨選舉工程中的「轉捩點」,強調:「只要將更多本地天然氣保留於澳洲市場,而非出口海外,便能有效降低本地能源價格。」他又表示,天然氣對澳洲能源未來發展至為關鍵,提升本地供應可望減少對國際市場依賴。

不過,艾巴尼斯隨即作出反駁,指出自由黨提出興建七座核能發電廠,卻始終未有交代相關資金來源,質疑政策的透明度。
醫療與稅改政策立場分歧

在辯論期間,亦有觀眾提出醫療費用不斷上升的問題,認為現時前往診所看病的成本愈來愈高,加重了家庭負擔。對此,總理艾巴尼斯回應指出,工黨政府已向國民保健(Medicare)增加撥款85億元,同時擴展全國緊急護理診所網絡,旨在提升基層醫療的可及性與可負擔性。

然而,達頓則反駁:「艾巴尼斯曾承諾,只需持有國民保健計劃卡便可就診,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許多澳洲人發現必須自費醫療,並需支付日益上升的差額費用,連最基本的醫療服務都未被涵蓋。」他指出,工黨政府執政期間,全額回扣(bulk billing)比率持續下降,對中產階層而言,醫療體系正構成沉重經濟壓力。

艾巴尼斯隨即反擊,指工黨正是為修復前政府遺留下來的問題。他強調,前自由前兩黨聯盟政府於他們執政期間、尤其在達頓出任衛生部長時,曾凍結國民保健回扣,導致現今醫療系統承受重大壓力,這正是問題根源所在。
稅制改革方面,亦是今次選戰的焦點之一。工黨提出的稅改計劃,建議將年薪介乎18,201至45,000元的個人入息稅率,由原來的16%下調至15%,並於翌年再進一步降至14%。反觀反對黨則主張短期內實施燃油附加稅減半措施,即每公升汽油稅減少25仙,為期12個月,以紓緩汽車使用者面對的成本壓力。

辯論中有觀眾提出質疑,為何不能同時實施兩黨的減稅方案。然而,兩位領袖均堅持己見,互不退讓。艾巴尼斯強調,工黨推行的政策屬於長遠規劃。達頓則批評工黨的稅改幅度有限,形容為「一場選舉賄賂」,並指責工黨過去三年的施政管理不善,導致澳洲經濟倒退,物價飛升。

外交與移民議題亦受關注

除經濟議題外,辯論亦觸及國際事務。有觀眾詢問,澳洲應如何應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重推保護主義關稅政策。艾巴尼斯表示,澳洲在應對國際貿易挑戰方面「作好萬全準備」,並強調他的政府會持續與美國進行談判,尋求互惠互利的協議。

達頓則以自己過往的外交經驗作為優勢,提及在譚保政府時期,曾成功與首屆特朗普政府談判,為澳洲爭取鋼鐵及鋁材關稅豁免。他表示:「一個總理應該具備堅毅性格,能夠面對霸凌者,保障澳洲國家利益。」

在中東議題上,兩位領袖亦被問及其對加沙衝突的立場。艾巴尼斯表示:「我們支持立即停火、釋放所有人質,並加快人道援助進入當地。我們重視每一條人命,無論其國籍、背景為何。」達頓則強調,以色列有權自衛。

在移民問題方面,一位年輕女性觀眾關注在討論移民議題時,應如何避免將移民「妖魔化」的問題,達頓未有正面回應,而是重申其移民政策主張,包括減少25%的移民配額。他又指希望澳洲社會應慶祝多元文化同時,勿忘慶祝自己是澳洲人的身份。

儘管今次辯論未見重大政策突破,惟反映選民對民生議題極為關注,尤其是能源價格、醫療可負擔性及住屋危機。隨著聯邦大選日期漸近,今次辯論結果或將影響尚未作出決定的搖擺選民。雙方如何回應選民對生活壓力、能源政策與國際關係的不安情緒,預計將成為選戰勝負的關鍵所在。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