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開支勁升】買日用品都要靠「先買後付」?

The vast majority of BNPL users are aged under 35.

澳洲人利用「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購買日用品應急的方案似乎越趨普遍,有理財專家擔心,這種趨勢或令消費者更容易陷入收支失衡的惡性循環。 Credit: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隨著生活開支成本及通脹壓力飆升,澳洲人利用「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購買日用品應急的方案似乎越趨普遍,但有理財專家擔心,這種趨勢或令消費者更容易陷入收支失衡的惡性循環。


最近一名澳洲母親於社交媒體透露,因財務困境要透過「先買後付」方式購買日用品。

而該名母親在 Facebook 一個受歡迎的「家庭開支規劃」群組匿名帖文,詢問其他谷友:「有人要用 Afterpay 買雜貨度日嗎?」,並補充這做法令她「尷尬得要命」。

有關帖文在網上瘋傳,並引起不少評論,但樓主亦同時發現,同樣以「先買後付」方式度日的網友、為數亦不少。

其中一位網友寫道:「我已經不止一次這樣做過,如果我需要養活家人,我還會再做一次。」

有網民指:「我一直都這樣做!它已多次救我一命...其實也沒什麼好尷尬的。」

亦有另一名女網友表示:「我用先買後付的次數、比我願意承認的還要多...我亦非常感謝有此安排,令我在有需要時獲得多一個選擇。」

甚至有網友建議,她自己並不直接使用 Afterpay來購買食品,但卻用之來購買「超市禮品卡」,以便日後進行購物。

而合富投資(CoWealth Partner)的總裁、理財會計師袁金泉(Kam)在接受SBS中文廣東話節目的訪問時亦指出,數據顯示澳洲是「先買後付」服務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出現上述現象亦「不難理解」。

「從數據來看,澳洲是(同類服務)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澳洲在去年—即2022年,(在這方面的)交易額約為170至180億...相對與澳洲的人口基數,這個比例已是很犀利。」

「澳洲的增長速度約為2成以上,美國只有一成多,其他國家例如英國、加拿大亦只有16至17%的增長。」
「另一項驚入的數據是,2019年、澳洲的BNPL的成交量升了約五倍有多,從30億上升至180億,這樣的增長率、比全世界其他國家均為高。」

Kam亦解釋,「先買後付模式」在澳洲增長速度快的主因,是因為與其他國家相比,澳洲人口,年輕一輩的比例仍然較高。

事關年輕一輩較容易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對於不願付擔高額債務的年輕人,「先買後付」的形式往往比用信用卡或其他分期付款方式更切合他們的需要。

同時,Kam指,目前先買後付模式仍缺乏監管,可能亦是令服務在澳洲更易「落地」的原因之一。

「在澳洲先買後付模式不受嚴厲的監管,因此有關公司沒有法定義務去確保使用者有能力償債,或者(了解對方)是否有亂花錢的惡習等,公司是無需要盡這些義務。」

不過,Kam亦表示,雖然「先買後付」的方式,比以往以信用卡來預繳生活開支的做法,涉及的債務金額將大幅減少,但他仍然不建議使用這種方式過活,因為這很容易會養成「長期收支不平衡」的習慣。

「這並非一個最合適的理財方案,尤其是對缺乏自律的人...他們一旦沾上債務,往往會因為習慣而演變成為一個恒常的行為。」

「我們並不建議用債去解決日常開支的問題,因為這樣做,代表你的收支並不平衡,亦反映長期入不敷支。」

「因為最大的問題時,若你要長期以先買後付應付日常開支,其實這是非常不健康,因為最終你會失去償還債款的能力,否則你最初亦不會行這條路。」

「當然,這是生活開支高企所引造成,因為目前通脹、油價、租金或還按揭等開支都很貴。

但Kam認為,更加實際的方法,是考慮從其他方面去開源節流。

「例如用盡一切方法去向老闆爭取加人工,因這會直接增加收入,或者減少支出,例如與銀行商討,是否有方法可以有空間減低供息,或者嘗試轉到另一間銀行,或者可以慳到錢。」


「我們亦會向客人建議,不妨在周六或晚上加班(或進行額外的工作)...這樣最少可以賺取額外的幾百元,足以應付日常開支的缺欠。」

「這樣起碼可讓人避免捲入債務漩渦,因為先買後付服務太容易獲得,因此,每次當你覺得自己的『荷包一空』,就會很容易依賴這個方法,所以我們通常不會建議客人依賴這種模式。」

澳洲政府今年已高調表示,會加強對先買後付服務的規管,但這是否能很快實現?如果要加大有關管制,Kam認為當局要克服哪些難題,以避免扼殺這個新行業的生存空間?

更多訪問內容,請留意足本錄音。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