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大學媒體與傳播學講師王洋正就聯邦大選,進行了一項有關《繪製中國移民媒體生態系統,及其在澳洲華人公民和政治參與中的作用》的調查,該計劃目的是要研究微信和小紅書等中文媒體,以及 YouTube 和 Google 等其他平台對澳洲華人參與社群和政治和社會議題的影響。
他接受SBS廣東話訪問的時候表示,華人關注公民參與並非一定由參政議事或投票表達,還可以是關注社區事務,向市議會表達意見,巳經是一種參與。
不過提到今次的研究計劃,他是希望透過澳洲華人常接觸的社交媒體,如何幫助他們參與影響生活的決策。
他又表示,希望提高澳洲華人的公民和政治參與度,支持他們參與澳洲社會,擴大他們的聲音,又改善他們獲取可靠資訊的渠道。
被問到外界關注人工智能在今次選舉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別是生成影象及假資方面,他認為提高意識水平是非常重要。
至於有媒體報道千禧代及Z世代將成為今次聯邦大選主導,他解釋該年齡橫跨18-44歲的年齡層,自然佔選民重要比例。而這些選民並非屬首次選舉經驗,過去巳經多次參與選舉表達意見,也對選舉議題的觀點和體驗趨向成熟。
雖然新世代比起由傳統媒體,多從社交平台獲取資訊,不過他稱政府亦有相應策施,如在今次財案公布時,除了傳統主流傳統記者,亦有邀請活躍於社交平的內容創作者(Content Creator)在發布會。
詳情請點擊收聽張彩玉這節報道。
另一方面,Griffit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全國性調查,這項名為的調查對象為1,500名Z世代成年人,提供了有關強制選舉制度下Z世代投票參與其中一個最完整的圖像。
政府與國際關係學院的研究員阿馬薩里博士(Dr Sofia Ammassari )表示,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探討為何Z世代選擇參加2022年聯邦選舉投票、為何一些人已註冊但未投票,以及為何一些人根本沒有註冊。
「我們的研究顯示,一些Z世代年輕人對投票的基本要求不了解,且由於大多數未註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打算在下次選舉中投票,因此看起來障礙並非故意選擇不投票,而是缺乏知識。」她解釋。
而政府與國際關係學院的麥克唐奈教授(Professor Duncan McDonnell)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強制投票和強制性罰款的價值。
麥克唐奈教授說:「47%的Z世代在2022年投票者表示,他們的主要動機是避免被罰款,儘管罰款只有$20,但顯然對他們產生了影響。」
「我們的調查顯示,許多投票的年輕人對政黨的失望程度與沒有投票者相同。」
至於政府與國際關係學院的副教授科馬(Associate Professor Fernando Martinez Coma)表示,雖然Z世代對政黨的看法較為冷淡,但Z世代的投票者與沒有投票者之間仍存在重要的分別。
「Z世代沒有投票者更有可能是失業者,對政治的興趣較低,對民主的熱情也較為淡薄。」科馬副教授說。
不過他們並不一定與整個社會脫節,事實上,許多沒有投票者卻是坊間社會組織的成員,如慈善機構。
他認為,對於Z世代來說,社會經濟因素影響了他們的選舉行為,這也顯示獲得物質資源對於促進政治參與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強制投票可能會保持年輕人的投票率,但我們的研究顯示,仍然存在一些令人關注的問題,例如如何讓年輕人知情,並保持對選舉過程有關連。」
*本節目為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