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底老虎》作者:粵語是獨立語言 「打小人」是心理治療?

橋底老虎三.jpg

攝於愛爾蘭科克市圖書館,2024年10月的兒童圖書節《橋底老虎》被選為館藏之一,並捐贈及展示於圖書館內。趙婉慧(左二)女兒 Kate 向圖書館行政主管 Clare Doyle 介紹繪本。 Credit: Peg Chiu

在上月於墨爾本舉行的繁體中文書展中,一本名為《橋底老虎》的粵語繪本吸引了不少讀者關注。這本書以生動的插畫與有趣的故事,介紹了香港傳統習俗「打小人」。本期《人物誌》邀請作者趙婉慧(Peg),分享她的創作歷程與文化傳承理念。


收聽完整播客系列

人物誌

從香港到愛爾蘭:遊牧創作者的多元視角

趙婉慧現居愛爾蘭,2006年,她通過工作假期計劃來到愛爾蘭,原本只打算短暫停留,卻因愛上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最終選擇留下來。

她在愛爾蘭完成了教育學位,並成為一名教師,期間還曾到中東任教,可謂是一位「遊牧民族」般的創作者。這段多元文化經歷豐富了她的創作視角。
橋底老虎一.jpg
Credit: Peg Chiu

《橋底老虎》的誕生:從「打小人」到兒童繪本

創作靈感來自趙婉慧在愛爾蘭參與的粵語文化推廣活動。她發現「打小人」最早源於農民驚蟄時節的驅蟲習俗,後來演變為趕走厄運的儀式。她希望通過繪本,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讓孩子了解這一傳統。

書中主角是一隻黃色老虎,靈感來自她在「打小人」攤位上看到的老虎公仔。「老虎象徵驅邪,而黃色代表活力與希望。」她希望透過這個角色,讓故事更生動,也讓讀者對香港文化產生興趣。

趙婉慧將「打小人」視為一種心理治療,她為何有這個想法?「打小人」就只是為了「打走壞人」嗎?
橋底老虎二.jpg
Credit: Peg Chiu

粵語的獨特價值

《橋底老虎》不僅是一本繪本,更是一種粵語學習工具。書中附有粵語拼音與聲音檔,讓海外兒童透過拼音學習發音,幫助他們與自己的文化建立聯繫。

在訪問的最後,趙婉慧特別強調了粵語的獨特性。「其實粵文是一個獨立的語言,廣東話並不僅僅是一個方言,而是一套完整的語言體系。」她解釋道。

她以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為例,說明這些語言雖然都源自拉丁文,但彼此之間是完全獨立的語言。她希望透過作品,讓更多人認識粵語的價值。

詳情,請收聽今集的《人物誌》作者專訪。

橋底老虎四.jpg
Credit: Peg Chiu

繁體中文書展:建立閱讀平台

墨爾本繁體中文書展合辦人之一 Sonia 表示,這是澳洲首次舉辦繁體中文書展,雖然當日遇到一些突發狀況,但整體活動仍順利進行。她希望透過這次經驗,未來能每年舉辦至少一次書展,為在澳繁體中文讀者提供更多優質書籍與閱讀機會。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