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 收听播客。
自2025年1月上任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多次上调对华关税,从最开始20%,到34%、再到104%、125%、145%,在白宫最新的声明中,现对华关税最高可达245%。
对于美国加征的关税,中方采取了反制措施,宣布对美国关税提高到125%,并强调“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两国之间“针锋相对”的关税战让外贸从业者苦不堪言。
SBS中文采访了两国一线贸易从业者和民众。
LISTEN TO

关税战下的一线从业者:“假如中美脱钩,我们该何去何从”?
SBS Chinese
14:49
Dorris Xing在一间美企的深圳办公室从事原材料采购业务,她的行业在这场中美贸易战中受到“第一线”冲击 。
“对于我们来说冲击很大,就像很多消息也在说,中国的订单都取消、或停止了,确实如此。”
不少中国工厂宣布停工、裁员,Dorris和同事们也为可能的失业感到焦虑。
“大家都会在想,如果真的中美脱钩了,我们该何去何从?”

中国外贸从业者Dorris Xing(左) 和Tommy(右)均表示,受关税影响,大批美国订单被取消。 Source: Supplied
他说,公司已经终止了25年秋冬的美国订单,全年商品交易总额(GMV)预计相差40%以上。
被问及这一轮的中美关税纠纷对中国整个外贸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时,Tommy表示“基本上大家都懵了”。
这场关税战也让美国商人陈金阶(Jack Chen)苦不堪言。他销售的香菇辣酱产自湖北随州,受关税影响,辣酱的价格由7美元上调到了12美元。
“像我们过去一个货柜的报税税务是2800美元,现在我们这个关税一下子涨到了九千块钱,实际上涨到三倍。”
作为美国华人商会会长,陈金阶说,这场关税战对在美华商“影响很大”。
“原来这些华人企业本身就是靠中国的低成本优势活下来的,现在关税一上来,那么成本一下子就可能抬上去了。”
美国香菇辣酱经销商陈金阶说,关税导致在美华商经营成本上涨。 Source: Supplied
休斯顿华人Yana Z告诉SBS中文,自己留意到当地微信团购群已出现涨价潮。
“比如说净水器,(中国)国内的家具……他们都有在群里给大家提醒说,如果想要有购买的意图的话,需要尽早。”
她说,尽管现在当地食材价格暂未出现明显上涨,但已有人开始提前抢购日常生活用品。
“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有人在考虑说以后会不会大幅涨价,尤其是不会变质的这种,比如卫生纸,湿巾,洗衣液,就会有人在囤和抢购这些东西。”
在美华人Yana Z说,自己留意到当地微信团购群已出现涨价潮。 Source: Supplied
“我基本上98%的产品都从Costco上面买,所以我最近觉得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我觉得价格并没有变化。”
在特朗普第一任任期中美贸易战时期,不少中国企业在越南、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建厂,以避免惩罚性关税。
但Dorris透露,也有商家不惜铤而走险、触及非法地带。
“比如说它是中国的产品,运到迪拜后把原产地证明的标撕掉,换成迪拜……它一旦原产地标不是中国的,那它就不会受到145%关税的制裁。”
除了“换标”外,第三国组装也成为一些商家投机取巧的做法。
“比如说做一个包,把很多的零件在中国做好,但是最后的组装不在中国,比如说在越南,这样的话,它的原产地是可以不用写中国的,就规避了中国的高关税。”
请点击收听音频:
LISTEN TO

关税战下的一线从业者:“假如中美脱钩,我们该何去何从”?
SBS Chinese
14:49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 , 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